生活小站

Kratos
一款专注于用户阅读体验的响应式博客主题
  1. 首页
  2. 医疗
  3. 常识
  4. 正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气态水

2020年06月03日 6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热液区首次观测到气态水存在的证据。该成果5月28日在地球科学权威刊物《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上正式发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深海热液区,通过发现号高清摄像头发现由大量“蘑菇型”热液烟囱结构形成的倒置湖。湖内充满大量闪闪发光的水体。这是由于巨大的温度、密度差异形成的强烈光反射层。通过深海激光拉曼光谱原位探测系统和深海热液温度探针对倒置湖内水体不同层位进行拉曼光谱采集和温度测量。结果表明,该区域倒置湖内水体,从顶部至底部依次为高温蒸汽相、热液流体与海水混合相以及底层的正常海水相。顶部流体的温度最高可达383.3℃。

深海热液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矿产和基因资源,更是被认为与生命起源相关,一直备受科学界关注。据专家介绍,气态水能够在该区域的海底之上存留,得益于该区域独特的热液烟囱构造。而此次新发现,有助于揭示此类低密度气相热液喷发系统的热液硫化物矿化过程以及对深海环境的影响。该成果5月28日在地球科学权威刊物《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上正式发表。

标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刊物 地球物理学 地球科学 快报 水体 流体 深海热液 热液烟囱 科普中国 观测
最后更新:2020年06月03日

Kratos

保持饥渴的专注,追求最佳的品质

点赞
< 上一篇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友情链接
  • 健康小站
  • 霜天博客
  • 生活小站
  • 阿暖
  • 气凝胶
广告

COPYRIGHT © 2021 生活小站.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